这是一座宋代石桥,位于南京燕子矶规划展示中心内。石桥底部全部由青石板互拱而成。我们现在看到的它的样子,是由常州孙复瑞在1914年募捐重修而成。
走上桥面,可见50厘米见方的青石一一铺展,700多年来,行人的踩踏已将石面磨平。在桥的两侧有十余节石栏杆,靠桥身南侧一面,离桥面约1米处,嵌有螭首伸出桥身。
寒桥,又名韩桥。在宋代,它往南可达南京城,往北可到长江南岸的笆斗山渡口,实为长江南岸的一条重要通道。当年,南宋王朝为抵御金国南侵,由姚希得创建宁江新军,沿江南岸设了八个屯,派兵驻守,韩桥就是其中之一。到了清代,驻南京的八旗兵,也将韩桥作为守备重点。由此可见,韩桥在历史上,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很重要的。
以上均见正史记载。而在民间记忆中,寒桥的故事更为传奇。据《栖霞年鉴2004总第2卷》:明朝初年,朱元璋定都南京,军师刘伯温巡视外城,见薛家村有座韩桥,刘基想,这里又是“雪”(薛)又是“寒”(韩),寒气太重,定是一块灵地,对朱家王朝不利,必须破掉它的地气。于是,刘基仔细观察了地势,命人在“寒桥”不远处造了座“火神庙”,又在庙的北边河上建了座桥,取名“里锅桥”,这样有锅有火,寒(韩)气自然就消了,雪(薛)也就化了。如今,薛家村随着村民的迁徒,仅剩一个地名,里锅桥在上世纪90年代被洪水冲跑了,寒桥作为区级文物保留至今。
如今,站在寒桥桥头,在桥西面的茂密青草丛中,还能见到一座石碑,正面刻有碑文,上有“保鲁皖之民渡江而来”、“乡人之过此桥及北人之渡”等字。碑的另一面,刻有“民不病涉”四字,意思是说,“寒桥”修好后,百姓再不用受涉水渡河之苦了。
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,寒桥已经失去了其实际功用,“水滴寒桥淡画声”的古典生活情景也见不着了。它单纯的作为一个宋朝建筑留存了下来。如今,在南京的众多桥梁中,能与之相媲美的,仅有溧水宋代的长乐桥了。